課程名稱: 佛學與人生

佛學的核心思想為  <緣起性空>/ 劉貴傑 新竹師院教授

主要學派: 中觀派/龍樹、唯識學派/玄奘

禪宗、華嚴宗、三論宗.......

佛學思想與一般民間信仰有著很大的差異,一般民眾要窺出端倪恐非易事,除非修習大學 相關<哲學>、<佛學>等課程,否則難以分辨差異在哪裡,因此一般民眾總是混雜再一起分不清楚。

我的建議: 初學最好從<佛學概論>開始,找一本由科班的大學教授所撰寫的書,是比較妥適的入門之道。

過去的重點整理

空中大學

課程名稱

佛學與人生/劉貴傑 教授

面授指導

人文系 鄭基良 教授

學經歷

文學博士

現任

國立空中大學

重點內容部分整理


第十三章
一、五停心觀:五停心觀是小乘有部在修習禪定之初,所用的五種禪觀,是用來對治飛馳不停的粗亂心念,讓它能夠沉寂寧靜。五停心觀依次為:不淨觀(對治貪欲心)、慈悲觀(對治瞋恚心)、因緣觀(對治愚癡心)、界分別觀(對治我見心)、數息觀(對治散亂心)。
(一)不淨觀:就是觀內外境界的不淨相,對治並革除其貪欲過度的心。修習不淨觀,主要是通過自身、他身、種子、住處、歸葬等種種內外境的觀照不淨,消除人生貪欲,堅定修行信念而獲得涅槃。
(二)慈悲觀:就是觀想眾生受苦受難,而激發拔苦與樂的慈悲之心。也就是在親朋、怨懟、非親非故等有情眾生中,觀其可憐之相,而修「與樂拔苦」的慈悲觀,以便對治瞋恚過患,而止息其瞋恚之心。修習慈悲禪觀,主要是在禪定狀態中觀想世間一切生命的可憐可憫,從而產生慈悲同情的念頭,以對治原先具有的瞋恚殘忍之心。
(三)因緣觀:就是觀想十二因緣、三世相續的道理,唯法唯事,唯因唯果,無我體我相,無作者受者,對治愚癡過患,而停止其心。修習因緣禪觀,主要是在禪定狀態中,觀想十二因緣、三世因果的佛理,以便對治迷昧不覺的愚癡。
(四)界分別觀:就是觀想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和十八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有現象都由因緣和合而成,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以便對治平時的我慢過患。修習界分別觀,主要是在習禪時觀想六界和十八界諸法都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組合而成。因為「六大」聚散不定,生滅無常,由此觀照,可治我慢。
(五)數息觀:就是從數呼吸入門,使內心止於一境的禪觀。也就是以念持出入息,令心息相依。計算息數,對治散亂。修習數息觀,就是坐禪修習,從一到十默數呼吸出入,如此循環往復,目的是為了對治心思散亂浮躁,從而攝心淨慮,進入甚深的禪定境界。
修習五停心觀的目的是在:清除世俗無窮無欲的貪欲、渴愛,從而使散亂的心思得以安定下來,讓眾生本具的佛性能夠彰顯出來。
二、數息:數息觀有數、隨、止、觀、轉、淨等差別行相。數:就是「數息」,把心繫於默數呼吸出入的次數往來上,以便降服心猿意馬、雜念紛飛的一種禪修方法。首先放寬身心,調和呼吸,然後從一到十,持念數之,不增不減,完全把意識全部集中到數自一到十的呼吸次數上,使意識完全繫定在十個數字上。又以「以一為一算數」、「以二為一算數」、「順算數」、「逆算數」等四種數法。
三、一心三觀所謂「觀」,就是慧觀,指洞察現象事物的空寂本體,是在「止」的基礎上,集中觀察和思惟事物的性空本寂。智顗在闡明止觀修行的方法時,又描述了運用止觀來實踐修行的過程。智顗認為修行過程要經歷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和空、假、中三諦是相應的。
空、假、中三觀,更是修習觀法的核心內容。


第一階段,修行之人體驗到宇宙萬法都是緣起而性空的,因此安於自身的「無為而寂滅」,不願「教化眾生」,這叫做「體真止」和「從假入空觀」。相應於這種境界的智慧,叫做「慧眼」或「一切智」(證成總相、共性或真如、空性的智慧)。這個階段,修行之人由於定力偏多而慧力不足,所以「不見佛性」。
第二階段,修行之人體驗到真如佛性雖然空寂,但是因緣具足時則能呈現各種有差別得事物。所以,能正視事物的存在,熱心宣揚佛法,普渡眾生。這叫做「方便隨緣止」和「從假入空觀」;相應於這種思想境界的智慧叫做「法眼」或「道種智」(證知宇宙萬物各種差別相狀的智慧)。這種境界克服了前種境界執著於空諦的偏向,但又偏重於俗諦。這個階段,修行的人由於慧力偏多而定力不足,所以像「風中燈,照物不了」一樣,「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第三階段,修行之人體驗到「心性非空(能現幻相)非假(本體是空)和亦空亦假,達到既不偏於空諦又不偏於假諦或俗諦的「中道」,但又「不取中道二諦」。這叫做「息二邊分別止」和「中道正觀」。這是最高的精神境界,相應於這種境界的智慧叫做「佛眼」或「一切種智」(既能洞察事物的共同本質,又能暸解事物的差別相狀之智慧)。


止觀坐禪的方法歸納起來,

重心在於調身、調息、調心,以及入禪時的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然後再加上空觀、假觀、中觀的「一心三觀」之法,其中尤以「一心三觀」為不二法門。
智顗說:此三諦(三觀)「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礙」,「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如果悟透了「一心三觀」的個中三昧,也就到達了「三諦圓融」的終極境界了。
四、中道正觀:修行之人體驗到「心性非空(能現幻相)非假(本體是空)和亦空亦假,達到既不偏於空諦又不偏於假諦或俗諦的「中道」,但又「不取中道二諦」。這叫做「息二邊分別止」和「中道正觀」。這是最高的精神境界,相應於這種境界的智慧叫做「佛眼」或「一切種智」(既能洞察事物的共同本質,又能暸解事物的差別相狀之智慧)。此時,定力與慧力均等。所以「了了見佛性」。
五、念佛:就是心口合一反覆稱念佛號的一種修行法門,目的在收攝妄念、清淨心思,中國的淨土宗尤以之作為修行的主要內容。念佛主要分為: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目前五濁世間的眾生,當以稱名念佛,最為適用。念佛的方法,略述如下:
(一)實相念佛:就是念佛的法身,或念諸法實相。念是能念之心,佛是所念之境,眾生心念塵勞,所以時常散亂奔逸,故須攝心念佛,從有念歸於無念;內心不起,外境不牽,內外寂然,即心是佛,心佛不二,就是「實相念佛」。
(二)觀想念佛:即想像佛的形象、光明、淨土、眷屬等。持觀想念佛的人,如果觀行純熟,那麼開目閉目,無非極樂,立刻轉娑婆為淨土,不必等到命終,就可置身西方。
(三)觀像念佛:即設立佛像,在佛像前面,目視口念,一心瞻仰,觀念佛像,從一至多,乃至盡虛空徧法界,無不是佛。
(四)稱名念佛:又叫持名念佛,也就是口稱佛名。
     稱名念佛計有以下種種:1.默念,2.出聲念,3.金剛念,4.覺照念,5.追頂念,
     6.禮拜 念,7.記十念,8.十口氣念。除了上述八種念佛法門外,還有「定課念」(每天
     在規定時間內,念誦一定次數)、「四威儀念」(在行、住、坐、卧四威儀中,都心心不
      忘默念佛號)等。
六、稱名念佛:又叫持名念佛,也就是口稱佛名,
例如: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意為頂禮或歸依無量覺者),持續不斷,名為「持名念佛」。《阿彌陀經》說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一至七日一心不亂,命終可以往生淨土。道綽以前,淨土法門多偏重觀想念佛,由於「觀想」難成,「持名」易行,所以「持名念佛」經由善導的提倡,就成了淨土念佛法門中最為普遍的修持方法,唐代以來,稱名念佛最為盛行。目前五濁世間的眾生,當以稱名念佛,最為適用。稱名念佛計有以下種種:
(一)默念:口雖有念的動作,但不發出念的聲音,而在念者心裡一字一字的從頭到尾,歷歷清楚地默念佛號。
(二)出聲念:即出聲朗朗,逐字逐字,念誦佛號,以便對治昏沉懈怠等,掃除相續不絕的雜念。
(三)金剛念:即念佛時聲音中和,或者微微出聲,重要在聲聲入耳,字字不失。
(四)覺照念:默念佛號時,反照自性,旦角我性與佛性渾然成為一體,眼前一片光明璀璨,湛然清靜,此法對於心性的自我修養頗有助益。
(五)追頂念:念佛時,口中微微出聲,一句一句,從上到下,接頭續尾,一口氣連續下去,其中不容一絲空隙,因此,念時思想集中,雜念無從而鑽隙而入。
(六)禮拜念:邊念邊拜。在邊念邊拜之時,三業即得清淨:禮拜起伏,肢體活動,是為身業清淨;口稱佛號,連續不斷,是為口業清淨;意中思佛,心無旁鶩,是為意業清淨。
(七)記十念:在默念佛號的同時,用數珠記錄所念的次數。也就是默念十次佛號,手裡的數珠就數過一粒。因為「念」和「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念佛時,心思自然集中,而不致外馳。
(八)十口氣念:即呼氣之時,盡一口氣,稱念佛號三、五聲,或六、七聲,一氣念到底就可以了。一氣唸完之後,吸氣再念,從頭到底,和前次呼氣所念一樣。這樣連續十念,就算是大公告成了。
稱名念佛的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燃香作讚,口中念偈。
第二步,觀禮釋迦牟尼佛,一拜三稱。
第三步,觀禮西方極樂教主的種種妙行,一拜三稱「南無阿彌陀佛」。
第四步,誦偈讚佛,然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遍數不限。第五步,迴向功德,不以自己所獲功德自居,反而把它施之於法界眾生。

第十四章
一、眾生平等:平等,意思是毫無差別或等同,是指一切現象在共性或空性、真如、佛性上沒有任何差別。對於一切眾生等同視之,沒有高低、怨親的區分,就是「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乃是佛教最具倫理價值。
根據緣起和無我的理論,佛教提出了「眾生平等」的主張。
有情眾生都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緣起),都具有無常的特性,任何有情眾生都沒例外,這是「平等」的基礎。由緣而起的事物本身都沒有恆常不變的自在實性,這叫做「無我」。「緣起」、「無我」正是平等的根本依據。

佛教這種「平等」觀念用於人類社會是指不分男女、種族、信仰、國籍、膚色、身分等等,都應一律平等,一視同仁,這是人類基本的倫理道德範疇。佛教除了主張「眾生平等」外,還倡導佛性平等、性相平等、怨親平等。
二、慈悲:愛護眾生、給予歡樂名為「慈」;憐憫眾生、拔除苦難名為「悲」。既有給予眾生喜樂的心,還要給眾生帶來喜樂的果,才叫做慈;既有同情眾生憂苦的心,還能為眾生除去憂苦的果,才叫做悲。
慈悲是佛家德行的根本,也是佛法的根本。源於佛陀體會「眾生皆苦」的同情,「同情」意指相同的情感,相同的心理,對眾生皆苦感同身受,因為佛陀自己也是眾生之一,雖然現在未受痛苦,未來可能受苦,以同理心對待眾生,解除眾生痛苦,使眾生得到快樂。就緣起而言,宇宙萬物無法捨離因緣而獨立存在,同理,任何人都與其他眾生息息相關,這種人與人密切相關性就是慈悲的出發點。
《大智度論》卷20把慈悲分為三個層次:
(一)眾生緣慈悲:指對眾生的拔苦與樂,這是凡夫的慈悲,亦名「小悲」。眾生緣慈悲是從父母、配偶、兒女、親屬等人倫親疏而起的親情慈悲,近似儒家仁愛的推思,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但也容易陷於「私欲之蔽」,不能無私的慈悲。
(二)法緣慈悲:指覺悟到「諸法無我」之理所引生的慈悲,這是聲聞、緣覺以及初地以上菩薩的慈悲,亦稱「中悲」。法緣慈悲是「親疏平等」的慈悲,也是「眾生平等」的慈悲,更是「怨親平等」的慈悲。
(三)無緣慈悲:指由捨離一切差別,心無所緣而生起的平等無差的絕對慈悲,這是諸佛的慈悲,也稱同體大悲、大慈大悲。無緣慈悲是沒有因緣條件的慈悲,沒有布施者、受布施者、所布施財物的分別意識而行的慈悲,因此,沒有布施者的驕傲心態,沒有受施者的親疏差別對待,也不吝惜所布施的財物,稱為「三輪體空」的慈悲,也是一種緣起性空的無我慈悲,更是一種悲智雙運的慈悲。簡而言之,無緣慈悲是究竟慈悲。
三、不妄語:妄語是虛妄不實的語言文字。所謂妄語,意指知道反說不知道,不知道反說知道;看見而說沒看見,沒看見反說看見;聽到反說沒聽到,沒聽倒反說聽到;意圖混淆真假、好壞、是非、對錯,蓄意使人受騙上當。
妄語還包括兩舌、惡口、綺語。兩舌是言辭反覆,挑撥離間,唆使他人;惡口是粗話罵人,毀謗名譽,蓄意攻訐,說話刻薄尖酸;綺語是一切雜穢不正之言詞,如香豔的詩詞文,黃色笑話,花言巧語,巧言令色,言不及義等。
不妄語即不做上述之妄語。
四、布施:是布恩施惠,以利益恩惠施捨給別人,可分三種:
(一)財施:指不侵他人財物,施捨自己財物。救急濟貧,慷慨助人,並不求回報。
(二)法施:自己先修佛法,消除無明,並以佛法傳授、教導他人,勸人止惡行善。
(三)無畏施:指不侵害他人,不令怖畏。使人遠離恐懼、煩惱,例如保護他人、安慰他人,就是無畏施。
五、改過懺悔:禪宗六祖慧能强調常見自己的過錯,不見別人的過失,改過必生智慧,改過必然懺悔,立志以後永不再犯。
(一)常見自己的過錯:常自見己過,不見別人的過失,是真正的修道人。如果只是看見別人的過錯,表示自己有了過失(對是非善惡的偏見),就是邊見。換言之,我不見他人的過錯,表示我沒有偏見的過失(超越人間社會的相對善惡),就是正見。
(二)改過必生智慧:六祖認為:反省改過,必生智慧;不要隱惡護短,因為掩飾過錯的人,心不良善。在生活日用之間,堅持修行,必能獲益良多,成佛非由布施錢財。菩提自性只向內心求,不必向外求道,依此修行,天堂就在眼前。慧能大師強調成佛或往生淨土,都只能在自己本心自性中求。自性迷忘就是眾生,自性覺悟即是佛。只要心性清淨,自性就是極樂淨土。
(三)懺悔:是人對過去所犯的過錯感到痛苦與羞恥,立志以後永不再犯,引申而言,請求他人寬恕自己所犯的過錯。
(四)無相懺悔:懺悔就是悔過之意,人的各種罪過,源於無明與貪、瞋、癡,從身、口、意表現出來,而有行為、言語、思想等過失,稱為三過。慧能大師強調無相懺悔,可以消除三是的罪過,得到身、口、意的清淨。
念念(前念、今念、後念)不被愚癡迷妄染著,過去所有的惡業、愚迷等罪過,完全懺悔,願所有罪過,全部消滅,永不再起。
念念不被驕傲欺誑染著,過去所有的惡業、驕誑等罪過,完全懺悔,願所有罪過,全部消滅,永不再犯。
念念不被嫉妒染著,過去所有的惡業、嫉妒等罪過,完全懺悔,願所有罪過,全部消滅,永不復起。


值得注意的是:慧能大師懺悔的核心思想是「悔其後過」,分別而言,懺是懺從前的罪過,永不再犯;悔是悔以後的罪過,因為現在已經覺悟,從今以後,所有罪過永遠斷除,永不再起。凡夫愚癡迷妄,只懺從前的罪過,不知悔以後的罪過。
因為沒有徹底覺悟悔改,從前的罪過沒有消除,後來的罪過又再犯,這是迷與悟的差別,也有別於一般的後悔。

慧能大師懺悔改過之道,其思想特徵有六:
1.人的各種過錯,源於對外境的貪愛執著,而有身、口、意等諸過。
2.過是迷,改過是悟,由迷轉悟,即是改過之道。
3.改過先知過,所謂過,包括: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自大心、誑妄心、輕視他人心、傲慢心、分別心、邪見心,及一切不善的行為。改過即消除上述之過。
4.邊見是過,中道正見是改過。執著世俗的相對善惡是過,「不見世間過」是超越世俗的相對價值,就是改過。
5.十惡是過,行十善是改過。
6.懺悔是改過,常自見己過,改過必生智慧。自性自度自見,見性成佛。成佛之路,正是懺悔改過之道。
六、三輪體空:在布施時沒有布施者、受布施者、所布施財物的分別。簡而言之,沒有布施者的驕傲心態,沒有受施者的親疏差別對待,也不吝惜所布施的財物,稱為「三輪體空」的布施。

第十六章(第15章內容,僅共參考)
一、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指上求佛道、下度眾生的心願。發菩提心就是發起救度眾生的心願,並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眾生。概括而言,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菩提心具體的呈現,也是菩提新的實際內容。還有菩賢菩薩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這也是菩提心的內容。
二、證清淨見:清淨見是指破除我法二執後所顯示的智慧正見、般若正觀。在深信因果,虔誠修道,生出離心,發菩提心之後,才能得到清淨見或認識自己的智慧,這是一種正見、正智,正智是不起分別的,也不受惑於名相。研修佛法的目的乃在脫離苦海、啟發智慧,必須要澄清妄念、革除惑業,證得不生不滅,獲致清淨涅槃,才算究竟。透過這種清淨見、般若見來指引修道的方向,規範日常的言行,對增進心理的健康一定會有幫助。
三、參究話頭:「話頭」,後世解說為一句話的頭。簡單地說,一念未生以前的境界,就是話頭;一念才生,已成化尾。換句話說,說話之前,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即是話頭。提起一念,照顧不生不滅的真心,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它是一種觀心的法門。禪宗的話頭,有些是直指,即直接指明,亦即直指人心;有些是借喻,即借用比喻說明問題。無論直指或是借喻,都離不開當下心念。所以,參究話頭或照顧話頭具有收攝妄念的功效。
參就話頭是一種功夫,而不是知解。目的是為了讓自己不起妄心、不起分別心。照顧話頭或參究話頭是一種離心意識參,由一個話頭生起一團疑情,疑情愈大,進而引入定境,一念不生,假以時日,必可打破疑團,發明心地。
然而,怎樣參究話頭?答案是:不要在話頭上起分別知見,不要以意識思維穿鑿附會,只須一心照顧,勿妄勿失。也就是心無異緣,默默而究,在這個生滅不停的心上用工夫,從中體會那個不生不滅的本地風光。
四、看話禪:對古代禪師的某些開示語句進行參究,稱作「看話頭」。這種參習方式始見於唐代黃檗希運禪師,宋代臨濟楊岐派著名禪師大慧宗杲大師大力提倡,被稱為「話頭禪」。大慧宗杲大師所提倡的看話禪,簡言之,就是以古代公案中的答語作為話頭,歷久真實參究,以致於一種開悟的參禪方法。看話禪的禪修方法是:時時提撕,日夜不輟,實做功夫。這樣一直參下去,總有一天會入「無心三昧」」,心中雜念全消,煩惱全斷,一片清澈透明。
看話禪的基本徵是:一、只取話頭中的「無」字作參究對象,以「無」字將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掃蕩殆盡,為下一步的開悟留下空曠虛豁的心靈空間。二、要求與生活打成一片,在日常生活中參究話頭。
五、默照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大師以「默照」二字為修習要訣,倡導坐禪、默照禪風,世稱「默照禪」。宏智正覺大師主張默照禪,以「默照」二字為禪修訣竅,默即離言默契,照即靈明不昧。它是通過坐禪休歇身心、拾妄歸真,以便體悟空寂之性的一種禪法。
默照的禪有兩個基本內涵:一是通過坐禪,休歇眾緣,體驗清淨自性。二是觀照法界虛空,體悟萬法空性。「默」與「照」一體無二,相輔為用。默照禪強調契會心體的空虛靜默本質,活用心體的靈妙神照功能。默照的禪修方法,是徹物體用圓融的根本途徑;假使能夠徹物體用圓融的道理,就像巧手織匠有了金梭與玉機一樣,無往不利。

第十七章
一、一念三千:是指眾生當下的一念,就是宇宙全體的縮影,同時也具足宇宙萬有。「一念」之所以能夠具足「三千」,是因為圓融的「真性」遍入了剎那的「一念」心中,也就是因為「三千」同是一「真性」,所以它們才能夠同在「一念」中。
一念亦稱一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相等人、物差別之總和。一念三千即謂,於凡夫當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之諸法性相。蓋天台宗思想,不論三性之有漏無漏,而謂一心即具三千世間之迷悟諸法而無欠缺。人於日夜所起之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之某一法界,如與殺生等之瞋恚相應,是地獄界;若與貪欲相應,是餓鬼界;若與人倫道德律相應,是人界;若與真如法界相應,是佛界。是故,一念與某界相應,此心即在某界,更且此眾生之一念心並非與一切諸法之間有所隔歷,而係互具互融。因其非孤立,故在一界必具十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同時,於此十界又各具十界,而成百界。此百界復具足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成千如,再配以五陰、眾生、國土三世間,即此三千世間具足於一念之中。
二、佛陀:佛教的理想人格是佛陀,凡是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即是佛陀。

佛陀本是人,而不是神,和一般人一樣有生老病死,同樣受自然規律的支配。

佛陀覺悟了人生究竟、具有崇高人格、獲得自在解脫、懷抱大智大悲的人,他能覺而不迷,不為境轉,且引導眾生脫離苦海,得到安樂。
三、自心是佛:眾生本身具足的自性有所覺悟就可以成佛,也就是凡夫一念相應,證悟自己的自性,便能成佛,中國大乘佛學的理想人格就是自悟成佛。
禪師們都認為:捨離眾生即無佛可言,人就是佛,必須建立自己本來是佛的自信和自覺。換句話說,人要走出自卑情結,喚起自覺意識,當下肯定自我,呈顯自性,安置自己的生命,實現自己的價值。
四、無常無我覺:世間無常、五蘊無我。宇宙人生變化無常,世間環境危險不安;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的人身也是無常、苦、空;由色、受、想、行、識積聚而成的假體也沒永恆不變的實體;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生滅變異,沒有主宰;偏執的妄心是罪惡的源流,虛妄的色身是罪業深淵。如果能常常觀察反省,就可以漸漸擺脫生死輪迴。
五、常修少欲覺: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欲望過多必然導致無窮痛苦。凡夫之所以會身心疲勞、生死流轉,都是由貪欲而引起的,如果能減少貪欲、無為無求,不受物慾左右,身心才能解脫自在。

六、大心普濟覺:發大乘心、普濟一切。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死生險難,苦惱無量。所以,我們要發大乘心,以菩提心為因,以大悲心為本,以方便心為究竟,普度天下眾生;而且甘願代替眾生承受各種痛苦,使他們遠離一切煩惱,獲得解脫喜樂。
七、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不殺、不盜、不淫有助於個人與社會的安和樂利;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則人與人之間就不會多生是非、中傷失和;不貪,便能克己;不瞋,便能恕人;不癡,便能明辨是非、分別正邪。

ww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大 小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