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與人生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對佛學有興趣的人士,坦言,還是到大學裡哲學系尋找會比較妥適,出版書籍也是,看經文也是有要領的,
然而,民間的所稱的"師父",根據我的觀測,十之八九,恐怕說不清楚又語意含糊說不明白,千萬要注意。)

 

佛學概論佛學思想核心: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佛學概論佛學核心思想:

 

無論存在的世界於 內在的內心世界

或是外在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

都是諸因緣(主客觀因素)相互關聯或交涉所引起的存有,

然而,存有它本身並無常住不變的自性存在於世,

若是生成存有的一旦改變,無論改變是單一或多重且同時,或細微或巨大,都將會改變存有的樣貌。

因此,佛的覺悟,就是領悟這些道理,全以塵(譯:小至微塵)無自性,法界緣起(譯:存有因各種的主客觀條件所生成的)菩提涅槃(譯:領悟之後的內在精神是安然平靜的狀態)。

 

它經常是不斷地在變化 因此我們說它無法恆常

它是彼生故此生(僅管科技如此進步,到目前為止人類仍舊無法找出生命的起源)

所以才說它無我或無自性

它是不自生

它也是不它生

它更不是自它和合而生

因此說它不生或無生

 

因此才說它_存有

不生亦不滅 或 無生 無滅

 

小記

我仔細觀測我自己,同時也觀測周遭的人們對於佛法的理解情況

我得到的結論

我對自己目前的心靈狀態,只是感覺像似..「活著」而已

這是最近遇到一位六十多歲學物理的劉先生詢問所做出的回答

這個答案自然脫口而出。這是我認識佛法六~七年之後首次找到的比較好的答覆

 

劉先生對佛法探究有十年之久

他對於我這樣的答覆顯然是滿意的

稍早之前我對他闡釋「空」意以及龍樹的中觀思想

他不禁問到:你是跟誰學習佛法的,很少人能夠跟他那樣闡釋「空」意

及佛法要旨,而你一下子就能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我答覆:可不輕鬆

一 、在空大選修「佛學概論」二學分/劉貴傑 李開繼 博士所撰寫

二 、緊跟著在國家圖書館看大藏經佛典兩年(失去工作多年,只好沉浸於經文之中)

看經文百卷之多-主要在般若部和法華、華嚴部和部分「中論」等經論之中

三、停止閱讀經典。開始從生活當中體驗和觀測加以印證所學。

四、我發覺在我周遭的許多人都討厭「無我」、「無自性」、「苦諦」這些字眼

 

看經典之初, 據說必須斷肉食,我照作

兩年下來生理的明顯改變如下

幾乎沒有感冒

眉毛開始有增長(有黑有白),目前還是_但被我以妨礙視線為由修剪

 

我的看法

吃肉與否這與個體能否看懂經文與否或能覺悟與否

他們之間並無必然關係存在_最多只是培養一顆慈悲心

 

「空」的核心意思

據我對經文的理解會偏向在存有它本身是「無自性」、「不真實」

因為它本身無法恆常

「無我」是說存有它是諸因緣所促成而升起的表像(相),而不是它本身的實像(相),

它實際的像(相)其實是無像(相)。

但並不能因此就歸因於有一個或多個物質或非物質的事物來主宰而起

除非您能找到更多支撐這個說法的證據並且能夠觀測得到或是操弄它

 

而關於佛法_我的定義

會偏向在它是一門解脫個體內在對於探索生命存在真正的意義時

所引發種種困惑的法門。

而我比較不會從爭論很多的關於神論方向去闡釋存有它本身

我覺得那樣做無疑會偏離覺悟者當初最早的體悟

這完全與覺悟者所體悟之事是背道而馳的!

 

暫歇...

 

請諸位看官們多多指教

 

撰寫人: 陳文雄 92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學士

 

最初學習的動因:想擺脫內心的困惑與困境

 

最初空大面授指導人:許鶴齡 \現任教輔仁大學

當時她還在輔大博士班進修 四次面授的最後一次面授,

她給了我兩次平時作業都是滿分

她還送給我她的碩士論文已印成書乙本,另外一本送給了一位中老年的比丘尼

最後她跟其他同學說:授課共二班,只能送兩本我的著作給這兩位學習者

 

我記得她在課堂上問過我_文雄依你看哪一個才是較接近龍樹的思想

是境有識無

還是境無識有

 

我記得我當時脫口而出的答覆是

境識具泯_才最接近龍樹的思想

 

我只記得她微笑說道

只有你那樣說...許多人卻不這麼認為....

 

就這樣她給了超高的作業成績

而學校的期中期末考測驗也是高的有點令我驚訝!

最後總平均分數竟然高達91分(A級)

 

如今我知道我和其他修習此課程的同學對佛學的理解不太一樣

但她在修習的最後階段用送個人著作來表達她的觀點

我記得我當時的感覺是信心大增

 

 

在後段學習影響我較深的人:陳慧劍 (已故的劍慧) \我的北士商國文老師

我看到他生前的修習佛法和對大眾深植佛法所做的努力

死後對於身軀視如無用之物_灰灑大海

這深深地 震憾到我!吾師身體力行且表裡和一

生前所言佛法,而死後如理作意

只留下我無盡的思念....

他是文雄所認識修習佛法的人,第一個離開人世間的

 

 

回想起他在我困境之時(二十幾歲時我喪父)夜訪他的住處

對我闡釋《金剛經》所云 .....如夢幻泡影 如露 如電

當時我不解其意

如今已略知一二

但導師已揮揮衣袖 離我而去了.......

在他離開世間的幾年之後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才從網站裡得知此訊息

(當時我已經修完佛學概論和看完約百卷經文了)

 

師者傳道 授業 解惑....

行深 般若多羅蜜.......(如今我的理解 :運用智慧切實地身體力行...)

 

文雄難以片語隻字來道盡

只能說.....與佛無異

空大 小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者 78----743 (唐同學)
留言時間 2011-12-26 15:42:08
標題 請教老師

留言內容

請問老師
有關五位百法
1心所法 所指的掉舉
2不定 悔 眠 尋 伺
以上的義理如何詮釋呢
 
留言者 「李志成」老師/2011空大佛學與人生駐版指導
留言時間 2011-12-28 09:03:06
標題 Re:請教老師

留言內容

同學好:

所問二題皆是出自唯識宗。首先要理解唯識宗將一切存在物區分為五類,各有細類,共100種,即所謂 「五位百法」。五位為:

1.心法(8):指在一切有為法中,「心」具有主動、主宰的支配力,是緣外境的精神主體,具有能分別的作用,是慮知的根本,所以心法又稱心王,有最尊、最勝的意思,因此排在首位。此即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2.心所法(51):是隨著心法而起,為心王所擁有,並且和心王相應不離,如臣子附屬于君王一樣,所以排在心王後面,列為第二位。

3.色法(11):心王、心所是能變,色法是所變。色法自己不能變現,要藉心王、心所才能顯現五根六塵的影像,因此色法排列第三。

4. 心不相應法(24):是在心王、心所、色法的作用上,成立的假法。心不相應行法,是一種非物質、非心的法,這是在色、心、心所等法的作用上假立的名稱,所以離開色、心、心所,就無法作用,所以排列第四。

5.無為法(6):前面四種有為法滅盡不再生之後,所顯示出來的法,便是無為法,所以無為法排列第五。

細分請參看維基百科所列: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94%E4%BD%8D%E7%99%BE%E6%B3%95

你所提的問題,回答如下:

1.心所法又分為六類,其中的第五類,即「隨煩惱」,共有20種,「掉舉」便是其中一種。掉舉指的是心情浮動不安的精神作用。

2.心所法的第六類即「不定」,「不定」包括:悔、眠、尋、伺四種。

不定,不像其它五種心所具有決定性,既不遍於一切心或染心,也沒有善或惡的決定性,由於它相應的界地不定,所以稱不定地法。有悔、眠、尋、伺等四種。
1)悔:追悔已作或未作的事。例如:做了壞事而後悔,是善;但是做好事而後悔,則屬惡,因此沒有決定性。
2)眠:身心昏昧沉重的精神作用。適當的睡眠可恢復精力,屬善;然而耽嗜睡眠,是一種懶惰,屬惡,所以沒有決定性。
3) 尋:對事理粗略的思考作用。
4)伺:能細心伺察思惟諸法的精神作用。
尋、伺二法可以推度事理,但是如果持續過久,會使身心疲勞,正念旁落,所以是善是惡沒有一定。

 

留言者 「李志成」老師/2011空大佛學與人生駐版指導
留言時間 2011-11-13 02:10:21
標題 Re:請教老師,有關『漚和拘舍羅』

留言內容

「漚和」指的是在獲得般若(智慧)的一種方便手段。我上篇回答曾舉了男女情愛為例。依此例再說明一下。假設兩人談了五年戀愛, 然後分手。那一定會起引起很多痛苦,我們會這樣想,如果五年前妳說愛我是真的,那五年後妳說不愛我必然是假的;或者五年後妳說不愛我是真的,那五年前妳說愛我便是假的。因此,一般人執著為五年前的「有愛」或五年後的「無愛」,兩者間一定有一個真,一個假,這便是一般人的智慧,只看到「有」「無」的落差,便會因執著起了怨恨。但是,佛學告訴我們「緣起性空」,任何存在,包括情愛關係,本身是依於種種條件而產生,本身不會固定不變 (無自性),所以,其本性為「」,依條件來的事物或關係,也將依條件消失而轉化,所以,你說這愛是「有」,彿彷以為它永遠不變,卻忽視它因緣起而來,也會因緣起而去。若你說這愛是「無」,把它理解為從來就沒有發生,那五年的相處又是什麼,那個人實實在在就存在啊?所以,佛學說「」來否定「有」(有自性,有獨立存在不變的東西),但是不是否定有這個關係存在,這個關係不是虛無的,是有一定的存在狀態,是一種「有」,但不是不變的「有」,所以稱之為「假有」。所以如果有人認為兩人愛的關係自始自終都存在不變,便是執於「有」(沒有悟到「空」),反之,若有人認為這一切是無不存在,把它想成沒有這事發生就好,這便是執於「無」(不了解它必然是某種存在,即「假」(假有))。執於有無的人,便執於二端,而佛教是中道思想(中觀即不執二端),所以「空」、「假」、「中」是對同一件事的三種不同的說法,實則同一(三諦圓融)。所以,能不執二端,能如實觀看事物是依什麼條件而來,依什麼條件而去,使是「智慧」(般若),擁有此種智慧者便是「佛」(*是覺悟者非神論者)

那「漚和」的作用是什麼?

能觀空,而不執有無二端,對一般人來說,終究很難。

一般人總執於有。所以,一開始要以「空」來說理,恐怕一時難收功效,所以,因著眾生根器不同,有時可以「有」來說法,這便是「方便」的手段,也就是,當人來哭訴著他失戀了,他執著他有愛,而愛是不會變的。最好的回答,當然是讓理解愛不是固定不變,而是依條件而轉化,五前年因某種因緣,兩人關係近了,所以有愛,五年之間,各項條件都在轉變之中,若無法有更適合的條件來支持這個關係,當條件解消了,關係自然也不存在了。這便是讓他理解到「空」。

但是,由於五年不算短,有些人會一直捉著某個回憶片憶不放,一直糾纏在往事之中。所以,為了方便,也可以來說「有」,分析兩個人的情愛關係,以此來導出「空」,譬如回答:對,她是妳的女友,她愛過你,但是你理解她嗎?你會不會把她當成「女友」之後,就以為關係確定了,然後不像以往一般看顧她、關心她了嗎 …..。

這種以「有」來說「空」的方式便是「漚和」。但是「漚和」以「有」來入手,卻不能執於「有」,否則便走歪了,所以必須有正確的「智慧」來引導,所以,「般若」和「漚和」是密不可分,有了「漚和」,「般若」可以使用自在;有了「般若」,「漚和」才不會失了方向。

所以,「般若」是實智,而「漚和」是權智,兩者相輔相成。課本最後也依此,說明了大小乘施法的差別大乘學者不急於否定現有,依現有來證空,所以「不入空取證」,所以使用「漚和」作為觀空的手段。而小乘學者,一心想否定現存事物,所以「入空取證」,一直以空來證空,最終對現實生活有所捨離,一心求涅槃,不若大乘,立於現實生活,除求涅槃,也度眾生。

以下,附上一段僧肇在《肇論》上的解釋:

「漚和般若者,大慧之稱也。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力也。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不厭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為一念之力,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歷然可解。」

譯文如下:

「方便般若者,是大智慧之稱。可觀看各種存在的真實樣態,是般若的智慧。而能透過形象而不依形象而證得涅槃,乃是「漚和」之功。能因眾生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教化,稱之為「漚和」;不會被外在事物所拖累,是般若智慧的效力。因此,般若是觀空之門徑,漚和是涉有之門徑。漚和雖涉有,卻未曾誤認為各種存在有其自性,故常處有而不為「有」所染。所以能不離有而觀空,故雖觀空,卻不入「空」來證明(以有來證空)。這些都是一念的效力,能具備變通(權)和智慧(慧)兩者的發用!仔細思考,便可以清楚理解這個道理。」

*佛學的核心思想-- 性空緣起或緣起性空(劉貴傑博士)

*佛經<<華嚴經義海百門>><佛出世>經文如是說: 如下

今佛出世,全以塵無自性,法界緣起,菩提涅槃。

 

 

留言者 10****231 (林**)
留言時間 2011-11-18 18:22:41
標題 極具思考力的作業題目

留言內容

這是我們的第二次作業,請各位同學參考看看!我可是花了二個星期才寫好的ㄛ.

一、請說明「十二因緣」的關聯,分析其與五蘊之間的關係?就現代人而言,身、心、靈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及四聖諦苦、集、滅、道的對應關係。
二、何謂「八不」?其與自性法門有何關聯?
三、佛所說的各部經典中你最喜歡哪一部「經」?說明其中原因。(至少1000字以上)
四、「佛」意謂何者涵義?「人生」所指為何?具體說明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至少1000字以上)

 

留言者 「李志成」老師
留言時間 2011-12-12 17:38:19
標題 Re:常樂我淨?

留言內容

同學好:
常樂我淨在佛教不同時期的說法不同,在早期佛教稱為「四顛倒」,也就是四種謬誤觀點,但在晚期佛教則稱為「涅槃四德」,反倒成指稱「涅槃」境界的四種正面狀態。以下引用「佛光大辭典」和「中華百科全書」二種文獻有很好的說明。

以下引佛光大辭典所載:

常樂我淨
 (一)大乘涅槃與如來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稱涅槃四德。達涅槃境界之覺悟為永遠不變之覺悟,謂之常;其境界無苦而安樂,謂之樂;自由自在,毫無拘束,謂之我;無煩惱之染污,謂之淨。〔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佛性論卷二〕(參閱「四德」1829)
 (二)凡夫不知一己與世界之真相本為無常、苦、無我、不淨,而生之四種謬誤見解。常,以為人將永遠存在;樂,以為人生是快樂的;我,以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體之「我」;淨,以為身心是清淨的。此亦即四顛倒。故印度之早期佛教,為對治此四顛倒,而教之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四念處。(參閱「四顛倒」1852) p4533
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result.asp

以下引「中華百科全書」

常樂我淨
  印度的早期佛教,以為常、樂、我、淨是四種顛倒。因此,印度的早期佛教,教導人們應該修習四念處,它們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就是說,早期的印度佛教以為,我人的肉體是污穢不淨的,因此,我人應該用「不淨觀」來對治我們對於肉體的執著;我人的情感(受)是不易滿足而苦楚的,因此應該用「苦觀」來對治我們對於情感的執著;我們的心識是變化無窮的,應該用「無常觀」來對治我們對於心識的執著;我們的身心並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法),因此應該用「無我觀」來對治我們對於自我(Ātman),即「靈魂」的執著。
  印度的後期佛教徒,對這四種「顛倒」卻有不同的解釋。他們一反早期佛教的主張,以為世間應該有常、樂、我、淨的事物,叫做「涅槃」(即解脫煩惱)。早期的印度佛教,不從正面來說明「涅槃」詞,僅從反面消極地說它是「煩惱的止息」。後期的佛教卻進一步從正面,積極地說它其有常、樂、我、淨等「四德」(四種德性)。而大般涅槃經更說,涅槃具有八種特性,它們是:盡、善性、實、真、常、樂,我、淨。
  這些後期的佛教經典,還說到佛陀有兩種身體。一種是真身,名叫「法身佛」,它是常、樂、我、淨的;另一種是肉身,因為是示現給凡夫看的,所以是無常、無樂、無我(不自在)、不淨的。基於這種觀點,這些後期的佛教經典,認為印度的釋迦,只是肉身而不是法身,而釋迦也並沒有去逝,目前正在印度拘尸那城某一個地方沈思當中,因為他神通廣大,因此一般人的肉眼看不到他。
  還有一些後期的佛教經典,更帶著批判的口吻,直指早期佛教經典是錯誤的見解;例如「勝鬘經」就曾經說:「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這意思是,把世間的一切事物(諸行)看成是不永恆的(無常),這是錯誤的見解(斷見)。
  很明顯地,後期佛教之所以主張世間存有常、樂,我、淨的事物,乃是受了印度傳統致派-婆羅門教的影響。婆羅門教以為,宇宙的創造原理-梵(Brahman),具有常、樂、我、淨的德性。後期的印度佛教,受到這些影響也提出涅槃、法身等的常、樂、我、淨說。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philosophy.asp?id=3947&lpage=1&cpage=1

空大 小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子藏經閣在文末Ps)這些原來位置是幾年前至於yahoo部落格裡的 !

小熊的破題,開們見山: 明白身心或宇宙的運作所呈現的一切事務,皆依他起或是假和而成,看到也明白事物本身其實並不真實或說不具實實在在,不須依靠其他事物而能獨立存在,因此<見性>就是見到無自性,見到了這樣的真實性就是跟佛的自覺所領悟出來的真理的覺性是相同的。
白話實在不好翻,還是經文說的淺顯易懂,十多字就能說出一個覺悟的內容。下列我有提出來,在<佛出世>裡。佛教有自己的佛學系統,跟民間信仰不能混為一談。

         

明心 見性 見性 成佛

學校名稱: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課程名稱:佛學概論/ 劉桂傑,李開濟 / 2學分

面授指導: 許鶴齡 博士/ 私立輔仁大學

注釋:Wen-Xiong,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學士

 其實在<心經>的開頭就道出明心見性,行深般若般如蜜....., 見到真實的本性其實是無自性或無性。
無論是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或看到的外在世界,都不是原來的樣子,都須依賴他方或諸多條件,
才能顯現出來被我們所感受到.....,行深般若的意思就是運用般若(譯智慧)對主客體做出詳盡的分析。

因此,

明白內心的運作方式因而照見到或領悟到『空性』,也就是『無自性』,當領悟到所執持的皆是「依他起性的空性」時,就能成為一個覺悟者而不是有神論者或無神論者。 依據佛經相當的簡潔說『此生故彼生』 ,現象的存在是X的因故所生成Y,Y本不生

依據佛經所寫篇名《佛出世》譯:終於明白且領悟出道理了,
華嚴經義海百門》《佛出世》:

「今佛出世全以塵無自性,法界緣起菩提涅槃」 

 

留言者 75----523 (丁同學)
留言時間 2011-12-25 14:36:30
標題

佛學與人生/劉貴傑、鄭基良編撰/空大人文系

鄭基良(100上)的重點提示

留言內容

老師期末考重點提示,整理如下,給同學們參考,如有不足錯誤之處,請多多海涵,並虛心接受指正。
◎五停心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數息觀 ◎數息:把心繫於默數呼吸出入的次數往來上,以便降服心猿意馬、雜念紛飛的一種禪修方法 ◎一心三觀:空觀、假觀、中觀 ◎中道正觀:心性非空非假和亦空亦假,達到既不偏於空諦又不偏於假諦或俗諦的「中道」,但又「不取中道二諦」 ◎念佛:心口合一反覆稱念佛號的一種法門 ◎稱名念佛:又稱持名念佛,也就是口稱佛號 ◎眾生平等:對於一切眾生等同視之,沒有高低、怨親的區分 ◎慈悲:愛護眾生、給予歡樂名為「慈」;憐憫眾生、拔除苦難名為「悲」 ◎不妄語:不公然說謊,混淆是非 ◎布施:是布恩施惠,以利益恩惠施捨給別人 ◎改過懺悔:禪宗六祖慧能强調常見自己的過錯,不見別人的過失,改過必生智慧,改過必然懺悔,立志以後永不再犯 ◎三輪體空:沒有布施者的驕傲心態,沒有受佈施者的親疏差別心態,也不吝惜所佈施的財物 ◎發菩提心:就是發起救度眾生的心願,並將自己的功德迴向眾生 ◎證清淨見:破除我法二執後所顯示的智慧正見、般若正觀 ◎參究話頭:不要在話頭上起分別知見,不要以意識思維穿鑿附會,只須一心照顧,勿妄勿失 ◎看話禪:以古代公案中的答語作為話頭,歷久真實參就,以致於一種開悟的參禪方法 ◎默照禪:它是通過坐禪休歇身心,拾妄歸真,以便體悟空寂之性的一種禪法 ◎一念三千:眾生當下的一念,就是宇宙全體的縮影,同時也具足宇宙萬有 ◎佛陀:凡是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即是佛陀 ◎自心是佛:眾生本身具足的自性有所覺悟就可以成佛,也就是凡夫一念相應,證悟自己的自性,便能成佛 ◎無常無我覺:宇宙人生變化無常,世間環境危險不安,如果能常常觀察反省,就可以漸漸擺脫生死輪迴 ◎常修少欲覺:慾望過多必然導致無窮痛苦,如果能減少貪慾,無為無求,不受物慾左右,身心才能解脫自在 ◎大心普濟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死生險難,苦惱無量。所以我們要發大乘心,以菩提心為因,以大悲心為本,以方便心為究竟,普度天下眾生 ◎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ps .

哲學最基本的二項原則:明達的理性及不可或缺的盤查檢證

 <心經與註解,國立交通大學>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以上經文是觀世音菩薩所修行的法門。這幅觀世音相神色自若,面目呈現慈祥、飽滿、心神楚於靜寂清澄;看他/她低眉看紅塵,觀空不執世間事,因為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而我相信這是菩薩在自我覺察和反思之下所作成的結
論。
《無量義經》
 
諸法本來空寂 代謝不住 念念生滅  
      
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
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
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
 

 經文引用: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4/T09n0276.pdf

電子藏經閣http://www.baus-ebs.org/sutra.html

 

空大 小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